2022年1月12日下午1时,体育与医护学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总结大会在文理讲堂举行。体育与医护学院院长张培峰,党总支书记刘刚,院长助理黄波,各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全体教师、辅导员到场参会。
张培峰讲话。他指出,2021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在学院董事会和党政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各职能部门及兄弟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体育与医护学院紧紧围绕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学校“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发展战略,稳字当头,稳中推进,稳中求发展,不断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服务师生的水平和效率。
张培峰表示,体育与医护学院各项工作运行平稳、顺利,同时逐渐彰显了体育与医护学院工作特点,改革思路,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发展方向,2021年成绩斐然,一是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二是学院发展跨越推进、三是教学科研稳中有升、四是招生就业全新突破。
张培峰强调,2022年体育与医护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团结、稳定、进取、创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并贯彻在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坚持以体为主、体休渗透、体医结合、协调发展、办出特色,不断提升学院的专业特色和规模,推进专业协调有序发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培养一支具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强的教学团队,探索形成一套“理念先进、独具特色、内涵发展、效果显著”的教师队伍,真正使我们的教师成为良师型教师、质量教师、智慧型教师;坚持要求全体教职工在工作中要讲大局、讲奉献、讲团结、讲规矩、讲正气、讲情怀。
张培峰希望在新的一年,体育与医护学院将继续不忘初心,延续“团结、稳定、进取、创新”的发展指导思想,不断完成学院各项工作并取得新的突破。
刘刚就体育与医护学院党建工作、学生工作、国际化工作、宣传等工作发表讲话。他回顾了 2021 年党建工作实务。一是,加强了理论学习,提升了政治能力;二是,加强了组织体系建设,提升组织力;三是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四是,战斗堡垒得到作用充分发挥;五是,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六是,弘扬了党建主旋律,宣传了文理正能量。
刘刚概括了 2021 年学生工作情况。一是,学生工作的安全稳定;二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处理心理危机及干预;三是,宣传科学防疫,落实健康上报制度,健康打卡每日必查、 错误信息每日必清、健康异常每日必报要求;四是,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五是,积极推进学院国际化工作。六是,以学校“三风”建 设为重点工作,切实开展“教风、学风、作风”建设工作。
刘刚明确了 2022 年工作思路。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营造良好作风教风学风;三是以本科合格评估为中心,促进学院全面内涵建设;四是以压实主体责任,在推进学校重点工作中把主体责任落实落细。
黄波作体育与医护学院2021学年教学工作总结。他指出,2021年体育与医护学院教学工作平稳推进,稳钟有升。一是,科学分工,教学科研两不误,全年完成6000课时教学任务,完成了17篇学术论文,申报与结项科研项目8项,获得教学成果奖3项,科研成果奖6项;获得专利2项,出版著作5部,举办院级学术讲座10场。二是,成果展示,宣传教育共推进。为促进办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推动三风建设的全面落实。三是,体测竞赛,业务能力再检验。本年度累计进行了20万人次的大学生体制健康测试工作,3万人的数据填报工作,3700余人次的师生运动会,充分检验了我院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四是,以赛促学,赛场实践见真章,4月第一届贡嘎杯高校足球联赛进入前八强,6月四川省健美健身锦标赛暨四川省大学生健美健身精英赛我院学生获得70公斤冠军一项,三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五是,以评促建,规范教学显质量,形成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整改了教学试卷、论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试卷材料,完善了师资队伍和各项规章制度,初步完成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体育专业教研室主任邓晓明从“纵览奋斗征程,提交全年成绩;回顾工作实效,直面问题根源;拓宽眼界思路,探寻发展出路;细化工作计划,明确努力方向。”四个方面总结2021年的工作成绩、不足,明确了2022年工作的思路、计划。
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罗永春从“课程建设、教学运行、科研工作、招生工作、体测工作”五个方面总结了2021年,并展望2022年。
基护教研室主任刘原媛用四个字“接、阶、揭、皆”总结了教研室在2021“迎接新的一切,迈上新的台阶,揭开新的篇章”,2022“一切皆有希望”。
教师代表戴佳期发言。他向与会老师分享了一年来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并号召全体教师在新的一年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找准目标、砥砺前行,为体育与医护学院的发展作出贡献。
新理念,新格局,新征程,体育与医护学院将继续履行文理人的责任与使命,坚持创新、合作为前提,人才培养为核心,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竞技体育为手段,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